今年以来经广东口岸煤进口量呈大幅增长态势,从1月份的91.1万吨攀升到6月份的年内最高纪录317万吨,7、8月份高位有所回落,9月份起又反弹走强。
银泰公司的燃料电池通信备用电源项目进展顺得,已在通信基站试用。二是襄樊新能源汽车研发异军突起。
目前,襄樊市电动汽车开发势头强劲,如东风旅行车、青山电动、宇清电动、江山变速箱、东风康明斯等, 10月份东风天翼15台纯电动车已经下线,其中10台售往河北,5台留用襄樊示范运营,这标志着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襄樊新能源汽车研发异军突起。银泰公司的燃料电池通信备用电源项目进展顺得,已在通信基站试用。在燃料电池研发方面,湖北省科技厅重点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及多功能电源系统的研发,已形成独特的技术与应用优势。目前,襄樊市电动汽车开发势头强劲,如东风旅行车、青山电动、宇清电动、江山变速箱、东风康明斯等, 10月份东风天翼15台纯电动车已经下线,其中10台售往河北,5台留用襄樊示范运营,这标志着襄樊市新能源汽车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9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进一步加快,部分产品实现了由研发向产业化迈进。三是燃料电池研究成效明显。其二,不考虑未来排放的巨大差异。
表明这些国家将否定一系列重要的原则,比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其一,1900~2005年,两国人均累计排放相差20倍。因此,减排和排放权分配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这里,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研究工作,对这个问题提一点看法。因此,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住,在谈判中一定要把气候债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
解读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我们发现,这些减排方案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具体构成是:第一,温度对大气CO2浓度的高敏感性。当代人总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
长期排放权该向谁倾斜接下来需认真讨论的问题是:在长期排放权分配上,到底是应该向发达国家倾斜,还是向发展中国家倾斜。我们知道,美国提出的减排目标是2020年比2005年减排17%,2050年比2005年减排83%。第二,希望发达国家注意,它们的高排放固然有一部分是他们祖辈造成的,但主要是目前活着的人排放的。我们认为,无疑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第五,发达国家率先减排,不足15%的人口获得约44%的排放空间。而发达国家现在排放中的一大部分已经是奢侈排放,对这3个方案,我的结论是,如果这些方案成为国际协议的话,它们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其三,美国目前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4倍。发达国家不能否认气候债第一,危险的信号。
所以我奉劝发达国家提出更高的长期减排目标,不要捆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且相信这种捆绑最后只会将自己的军。今后在严格控制CO2浓度增高的前提下,CO2排放权将成为稀缺的商品,那么,发达国家否定气候债实际上就是否认了几万亿美元的债务。
而我个人相信,中国是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于当地时间12月16日11点在哥本哈根新闻中心发表演讲,要点如下(文章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排放的问题,还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排放(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水平提高)。第四,8000亿吨左右的CO2排放空间。第六,发展中国家尽管没有中期目标,但2020年后余下少量的排放空间。因此,假如中国采取反捆绑战术,只要提出中国在今后人均排放量上力争控制在美国同期排放的70%之内,美国就会非常被动。对这个陷阱,发展中国家其实看得并不清楚,比如说,它们一直强调的发达国家中期40%的减排方案。对此,我们做了模拟,结果是以2005年不变人口计算,美国在2006~2050年间,人均排放量为150吨碳。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6日下午启程前往哥本哈根。因为这将把目前已经形成的巨大贫富差异固定化, 在道德上是邪恶的。
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一个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议题是设定长期减排目标,并对今后排放权进行分配。根据IPCC方案、G8方案和OECD方案这3个方案,发达国家在2006~2050年的人均排放权是发展中国家的2.3~5.4倍,因此这3个方案非常不公平,表现在:其一,不考虑过去排放的巨大差异(7.54倍)。
其二,历史排放总量,美国多5倍。我们要强调的是,在控制大气CO2浓度增高问题上,需要一个完整的国际责任体系,这个国际责任体系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之上。
而IPCC方案、G8方案、OECD方案都没有体现这个原则,因此不应该作为长期减排的谈判基础。其三,发达国家(2010年)和发展中国家(2020年)排放高峰年时间太近。第四,如果要算气候债,到2005年,发达国家至少已经欠了5万亿美元的债。首先要指出,在CO2浓度目标确定以后,人类可以通过化石能源使用和水泥生产排放的CO2总量就随之而定。
其四,不考虑基准年排放量的巨大差别(1990年为4.8倍,2005年为4.4倍)。假如全世界都像美国这样排放,2050年的大气CO2浓度将达到600ppmv。
如果照这些方案进行分配的话,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下面分别进行分析。其次,如果硬要捆绑,美国只有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才有资格进行捆绑。
第三,CO2浓度的增加是有继承性的,这个继承性和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福利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在未来人均排放上肯定会大大小于150吨碳这个美国目标。
IPCC方案、G8方案、OECD方案有失公允目前在谈判当中,主要参考的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此外还有G8方案、UNDP方案等。其实,发达国家即使达到这个目标,给发展中国家增加的排放空间也非常有限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0年中国重工业比重为50.6%,而到2008年重工业比重已上升至71.1%。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倾斜式发展,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
事实上,法国单方面提出将从2010年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其主打口号就是为了防止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协议。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能就减排任务达成共识,绿色壁垒将成为中国必须直面的一大挑战,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降低对高碳经济的依赖,将是当务之急。
目前的中国的经济结构严重依赖高碳经济。酝酿已久的碳关税,可能会更早提上日程。
无论哥本哈根会议能否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低碳经济依然是大势所趋。2005年相比1990年单位GDP减排量已经达到47%,但中国现在的单位GDP能耗极高,尽管2020年单位GDP减排下降,总量却还会上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